内容提示:人民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常红)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了2012年《社会保障绿皮书》及《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开始发挥缓解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更多内容请查阅正文)
以下是各地动态正文:
人民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常红)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了2012年《社会保障绿皮书》及《中国社会保障收进再分配状况调查》。中国社会保障收进再分配状况调查以为,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开始发挥缓解和缩小居民收进差距的积极作用。
调查指出,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对低收进者给予救助、面向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缴费与待遇不完全挂钩及待遇均等增长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进步了低收进者的现金、实物及服务收益。同时,中高收进者在缴费环节上相对作出了较大贡献。这种“削高补低”的制度安排,使社会保障成为调节居民收进差别的调节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基尼系数。我们在陕西宝鸡的调查显示,社会保障缩小了基尼系数。经过社会保障收进转移之后,城乡居民人均收进的基尼系数从0.44下降到0.42,其中,城市居民从0.43下降到0.34,农村居民从0.40下降到0.39。2012年,在对多省调查后显示,社会保险收进使全国居民收进差距下降了4个基尼点,其中使城镇居民收进差距下降了7个基尼点,使农村居民收进差距下降了1个基尼点。当然,由于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收进差距较大,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对城乡收进差距产生了“逆调节”作用。社会保障收进转移使城乡收进比由原来的1.85倍增长到了2.28倍。2012年的全部调查数据显示,社会保险收进使基尼系数下降了6个百分点,对缩小收进差距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社会保障收进再分配状况调查》以为,随着改革的深进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相关制度衔接不够和分散、交叉等缺陷逐渐显露,重复参保率较高,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渐进的,符合中国各地区差异大、城乡分割的现实国情。
中国的现实国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作用和功能的发挥。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我国一般采取分人群设计、分部分治理、分地区实施的方式,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但随着改革的深进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相关制度衔接不够和分散、交叉等缺陷逐渐显露,有些题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逐步改进和完善。
审计署的审计公报指出,2011年全国112.42万人重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农保或城居保,1086.11万人重复参加新农合、城镇居民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造成财政多补贴17.69亿元,9.27万人重复领取养老金6845.29万元,9.57万人重复报销医疗用度1.47亿元;全国共有240.40万人跨省拥有两个以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此外,部分地区由于老农保题目复杂,新农保推进工作量大,还存在老农保基金尚未转进新农保的题目。同时,各地实行的保障政策尚不完全同一。全国实际执行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共有16种,最高为22%,最低为10%。社会保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各项业务由多个部分分别治理,由不同经办机构经办,征收机构也不同一,部分间工作衔接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总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