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011年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机械行业交出了一份还算不错的成绩单:全年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同比增长21.14%;完成进出口总额6312亿美元,同比增长22.84%。但对比前几年的数据,这些主要业绩指标仍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而乏力,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正实施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国际市场竞争也正向高端化方向发展;新兴经济体正加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这使得我国机械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中低端产品扩大出口难度增大,机械行业正面临“前阻后追”的压力。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机械工业进口用汇高达3094亿美元,同比增长21.18%,说明国内高端装备供给能力尚不能充分满足各方面需求;与德国、日本的贸易逆差分别高达578亿美元和492亿美元,也集中体现了我国在高端装备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发达经济体的跨国企业已经构筑了一个遍及全球的生产和营销网络,将继续长期占据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而我国机械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出口产品以中低端为主,而且缺少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低。”王瑞祥说,话语权、议价权的缺失,使我国机械工业提升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任务将十分困难。
不仅如此,从国内市场看,机械行业同样困难重重:机械产品需求总量增长趋缓,但对装备产品的水平及质量要求提高;国内市场国际化趋势明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求紧迫;成本上升压力加大,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资源及环境约束趋于强化,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然而,机械行业无论是要突破国际市场“前阻后追”困局,还是要应对国内市场困难,关键都在于自身实力的提升。
对此,王瑞祥在16日召开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三届四次会员大会上提出,机械行业突破发展瓶颈,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三个转变”和“三个提高”,即由整机带动零部件发展向整机与零部件并重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实物生产带动向依靠实物生产与制造服务业协同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粗放管理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从而实现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附加值,从而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工艺结构,促进行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提升。
对于今年的发展,王瑞祥认为,机械行业要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将以速度、规模为先的目标取向转变为以质量和效益为先的目标取向;要围绕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基础制造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能源装备及安全生产等装备,促进产业链升级和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要抓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心环节,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要继续把节能减排摆在突出位置,为创建“两型”社会履职尽责。
他还特别强调,机械行业要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两种资源并用,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两种方略并举的方针,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国际化水平。
(中国机械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