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四届三次理事会暨第十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表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装备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机械行业,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预计:工程机械行业2011年全年保持平稳增长,营业收入将在2010年4367亿元的基础上增长17%左右,达到5000亿元左右。
科技投入继续加大自主创新获得突破
据祁俊介绍,2011年,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科技投入继续增多,科研力量不断加强。如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加大投入,努力调整战略方向,立志服务于行业,积极参加由工信部“工程机械高压液压元件与系统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的筹备工作;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自奠基以来,在江苏省科技厅和财政厅的重点支持和徐工集团自身的积极努力下,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工程机械技术研发机构;中联重科去年成立的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今年各项科技创新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柳工股份今年被科技部批准成为我国惟一的“土方机械行业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土方机械行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示范的重要基地,代表了我国土方机械行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一流水平。小松投资建立的全球一流的工程机械产品技术发展中心――小松(中国)产品技术发展中心日前在常州建成开业。
2011年度,全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共有22项工程机械产品及技术获奖。科研力量的加强使得行业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发展步伐与市场快速前进的步伐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2011年高端产品层出不穷,重大技术装备取得新的突破。如:2000吨、3000吨级的履带式起重机,800吨、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12吨装载机,46吨内燃平衡重式叉车,520马力推土机,260吨电动轮自卸车等先后在徐工、中联、三一、柳工、安徽合力、山推、北方股份面世,反映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其已经具备对高端、大型化产品的研制能力。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据了解,继去年工信部确定了包括徐工、中联、三一、柳工、卡特彼勒(上海)、天工院、武汉千里马、湖南中大8家工程机械企业和产业集聚区为第一批再制造试点单位之后,发展再制造事业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共识,部分企业今年加大投入,积极争取新的突破。
同时,包括徐工、柳工、山推、三一等在内的重大技术装备骨干企业积极按照去年联合发布的《北京宣言》的有关承诺,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追求精益化管理,以优秀可靠产品推进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推行循环经济和绿色制造并赢得用户和市场的尊重等方面,逐步肩负起振兴装备制造业、做强中国工业的历史责任。
与此同时,包括混合动力在内的各种节能产品推向市场,如混合动力装载机、混合动力挖掘机等都让人们看到了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希望。
2011年,全行业共有18种大型工程机械被列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进口零部件免税范围;有18家企业继续被列入军需采购对象。徐工、三一、柳工、山推、龙工、日立、玉柴7家土方机械行业龙头企业获得中国土方机械“CQC”标志认证。以自主品牌挖掘机为代表的国产装备在市场调整中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又有一批高品质产品相继推出:徐工集团自主研发的两款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通过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产品鉴定,加之三一重工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成功完成起吊实验,标志着继德国和美国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能研发生产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的国家。徐工集团的步履式挖掘机和沥青洒布机,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研发制造的3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和80米以上混凝土泵车,获得多项专利,产品在智能化、核心技术、外观造型上都有新的突破。柳工推出了CLG855N节能环保型装载机,厦工推出了2011款改进型新品,山推全液压推土机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天津山河首台摊铺机和铣刨机成功下线,京城重工25吨和55吨汽车起重机和160吨全地面起重机下线等,都显示出工程机械行业在节能减排、产品结构优化以及产品质量提升上取得了可喜成绩。
超速增长埋下隐患竞争模式亟待调整
2010年以来,工程机械产品销售持续高速增长,使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在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产销规模的动力驱使下,相关工程机械企业普遍抱有较高的增长预期。然而,当经济进入适当调整和理性回归阶段,工程机械产品市场需求与企业预期销售目标矛盾加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据祁俊介绍,今年以来,各企业纷纷采取多种促销手段,致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种过度营销措施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和应收账款增加。尤其是行业内近几年来产能增速过快,不断升级的销售手段或过度营销也透支了部分市场需求,致使行业内竞争秩序不规范,甚至不正当经营的现象屡屡发生。有奖销售、零首付、低首付、融资租赁比例过大和租赁公司门槛过低、二手设备管理不够等等,扰乱了市场秩序,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祁俊认为,由于部分刺激经济政策的逐步退出和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还在继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拐点还有待观察,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速回落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理性回归过程。
祁俊指出,世界的大门对全球工程机械企业越敞越开,中国企业正进入一个史无前例的战略机遇期。尤其是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工程机械产业进入了面临新调整、显现新变革、孕育新突破的重要发展阶段,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对工程机械的市场需求将继续上升,南美、独联体、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仍有巨大的现实和潜在市场需求,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将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也必将迎接严峻的市场挑战。
祁俊强调:中国企业要正视与全球最前列工程机械企业的竞争,要以变革调整为重心,重点将“规模为标的”的竞争模型转化为“价值为靶心”的竞争力体系,将增长质量和用户价值元素深度植入技术、创新、品牌、模式变革、产业链合纵连横的成长再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