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稳增长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而稳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投资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这导致有些地方、有些领域过度强调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出现了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现象,造成不少投资项目效益低,容易形成不良贷款,并带来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探索投资、出口与消费三者之间的合理关系,逐渐改变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在当前消费还没有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由过去的25%左右快速降低到20%,这成为经济增速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过度依赖投资拉动不可取,偏废或低估投资拉动的作用同样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稳投资的同时着力实现投资拉动的四个转变。
在投资机制上,由政府调控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转变。2008年,为应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安排4万亿投资,各地政府也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对当时稳人心、保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是非常状态下的非常举措,不能成为常规做法。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投资机制应由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根据政府项目目录、优惠政策和市场需求自主决定投资方向,使投资更符合市场规律,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与此相适应,投资主体也应多元化,除了必要的政府投资、国企投资,应更多地鼓励民间投资,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消除民间投资的各种障碍。对于一些长期项目,可以采用贴息、优惠贷款、减税等政策吸引民间投资。
在投资领域上,由工业制造为主向保障民生为主转变。第二产业一直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领域,1997―2004年所占比例在35%左右,2004―2010年占比在42%左右。第二产业领域的较高投资一方面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众多工业行业产能过剩。据分析,国内600种主要商品中,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供过于求的有446种,占74.3%,而居民生活必需品供过于求的比重高达84%,国内企业开工率经常维持在60%的水平。有研究认为,我国220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潜在增长率下降是大势所趋,目前困扰制造业的主要因素是外需萎缩、内需不足和产能过剩等问题。但在民生方面,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还是短板。这就需要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更多着力,为扩大内需提供有力支持,为消化过剩产能、促进企业依靠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在投资区域上,由城镇为主向统筹城乡转变。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局面仍然存在,城镇投资、农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变化就是一个具体体现:1995年城镇投资占比为78%,2001年首次超过80%,然后逐渐提高,2007年以后超过85%,2010年达到86.8%;而农村投资占比由1995年的22%下降到2001年的19.4%、2007年的14.5%和2010年的13.2%。长期对农村投资重视不够,造成农村经济发展较慢,农民收入低、消费水平低,制约了国内需求的扩大,不利于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应更加重视农村投资。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减税等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向农村,充分挖掘农村发展潜力。
在城镇投资上,由注重地上向地上地下并重转变。长期以来,我们对城镇地上投资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地下投资。如果把统计年报中电力、煤(燃)气及水的供应业投资作为地下投资可以发现,1996―2000年地下投资占当年城镇投资的10.5%―11.5%,2001年后降为9.12%,2008年降为7%,2010年又降为6%,2011年仅为4.7%。近年来,不少城市由于暴雨而内涝严重,这不能不说与城市防洪、排涝、地下水电气热等投资长期不足有重要关系。地上和地下投资建设明显失衡,已严重影响了城市功能和形象。重视地下各种设施的投资,应成为当前和今后解决城市问题、改善城市管理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作者谢经荣,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